更新时间:2024-12-01 11:30:05点击:
图示这枚纪念章,铜质,长约5厘米,宽约4厘米,正面有黄、蓝、黑、白、绿等7种颜色。左上角为黑色,象征当时被日寇占领的东北三省,上面有“勿忘失地“4个字;右上角有“抗日救国忠勇可风“8个字,最下方有“冯玉祥赠“4个字。将纪念章翻过来看,其形状是当时的中国地形图。这枚纪念章是82年前抗日名将冯玉祥赠送给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士的。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又称察绥抗日同盟军,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于1933年在华北北部察哈尔为进行抗日斗争而组建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进行的察哈尔抗战,是中国爱国将领冲破国民党政府当局当时的对日妥协政策而进行的一次抗日壮举。
1933年4月到5月,日军越过长城,进逼平津,并侵占察哈尔省多伦、沽源等地。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准备与日军签订停战协定。冯玉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和帮助,于5月26日在张家口通电成立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先后响应加入者达七八万人。6月下旬,任命方振武为北路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在吉鸿昌的率领下,接连收复康保、宝昌、沽源三座县城。7月12日,再克多伦。对同盟军的抗日斗争,蒋介石始则阻挠破坏,继则武力镇压。8月5日,冯玉祥在蒋军及日军的双重压迫下,通电结束抗日军事行动,取消同盟军总部,离开张家口。吉鸿昌、方振武等按照中共河北省前线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将队伍转移张北,由方振武出任代总司令(后改称讨贼联军)。他们9月转入河北,与蒋介石的军队和日军周旋于昌平、高丽营、大小汤山一带;10月中旬,弹尽粮绝,终于失败。其后,方振武被迫流亡国外;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捕,在北平牺牲。
察哈尔抗战是冯玉祥等爱国将士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号召,进行联合抗日的一次伟大尝试,得到了全国主张抗日的各派政治势力及广大民众的支持和称赞。尽管由于日伪蒋的联合进攻,这一爱国壮举最终归于失败,但是它在中华民族危亡关头,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所起到的鼓舞和推动作用则是不可估量的,也体现了在国民党内部,表明同样存在着相当强烈的抗日御侮的愿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