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抗战英烈事迹 1936年——赵一曼

更新时间:2024-09-27 11:30:02点击:

  赵一曼(1905—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委。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淑端、李淑宁、李一超。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8 岁入私塾。五四运动期间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 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进宜宾女子中学读书,因剪短发而被校方开除。1926 年夏,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同年11 月,被党组织送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女军校学员。不久,叛军进攻武汉,军校生编为独立师,在叶挺指挥下出发西进,她带病参加了战斗。1927 年夏,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达邦结婚。1928 年冬,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为方便工作,将儿子送交亲戚收养。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被中央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她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1933 年,为掩护身份,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这年4、5 月份,受满洲省委派到海伦视察工作, 在一次战斗中, 她领导当地游击队员200 人击溃伪自卫团500 人,并击毙“伪总“,她在军事斗争方面的才干开始为人所知。

  1934 年春,满洲省委机关遭到破坏,赵一曼被派任珠河中心县特派委员,后任珠河道北区委书记,在侯林乡、亮珠河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活动。作为区委书记,此时的她手中一无人,二无枪,但她很快从农民会里挑选出三十几个青年,组成了以她为首的珠河道北农民游击连; 随后她带领游击队员们夜夜去摸敌人的岗哨,不久,竟将这支队伍全部武装了起来。又通过在敌人的鼻子底下智运枪支,使游击连得以扩大。一日,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团在侯林乡活动,突然被两个团的日伪军包围,苦战一天仍没获胜,形势异常严峻。正在这时,敌人背后响起枪声,只见赵一曼骑着白马,手持双抢,带领游击队员旋风般地杀入敌阵,敌指挥官见势仓皇逃命,敌军大乱,三团趁势猛攻,反败为胜。从此,赵一曼的威名使敌人闻风丧胆,登报悬赏要捉拿这个“挎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

  1935 年10 月,珠河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三军主力撤离,留二团和三团在道北、道南老区坚持斗争。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委,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11 月15 日,二团被日伪军围困在一座山间。她协助团长指挥作战,与敌人血战一整天,连续打退敌军六次进攻,击毙日寇三十余人,但此时的敌人却越围越多。团长让赵一曼趁夜带领部队突围。赵一曼果断地说:“你是团长,有责任将部队带出去,我来掩护! “ 团长不同意她留下掩护,因为她是女同志。平时待同志非常和蔼的赵一曼变得十分严厉:“什么男的女的!谁说女同志就不能打掩护! “掩护部队突围时,她左手腕受伤,后与三名战士潜入村里养伤,被敌人发现。三天后,在敌人抓捕时,赵一曼腿部中弹被打断,因失血过多而昏迷,不幸被捕。

  为了获得抗联和地下党的活动机密, 敌人把赵一曼从珠河县转到哈尔滨滨江省公署警务厅看押。在那里,日本宪兵对她进行了严刑拷问。作为女子,她清秀瘦弱;作为战士,她英勇不屈。据记载,刑讯前后进行过多次,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包括鞭打、吊拷、老虎凳、竹筷夹手指、脚趾、拔手脚指(趾)甲、拔牙齿、压杠子、搓肋骨等等轮番折磨赵一曼,让她长时间疼痛难忍却不昏迷,妄想以此来迫使赵一曼开口,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她对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控诉和誓死抗日的决心。她坚定地说:“进行反满抗日并宣传其主义,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酷刑之下,赵一曼生命垂危。日寇担心得不到口供, 便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在医院,赵一曼依旧积极争取和团结进步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很多爱国人士都被她顽强的意志和抗日信念所感染。17 岁的见习护士韩勇义和看守董宪勋,从羡慕女英雄转而同情革命。他们决心帮助赵一曼逃离虎口,在一番精心准备后,三人于1936 年6 月28 日逃出了哈尔滨。6 月30 日晨,当她们的马车走到离游击区只有二十多里地的李家屯附近时,不幸被日本宪兵追上,赵一曼再次被捕。

  在经过几场审讯仍毫无结果的情况下,敌人于7 月25 日决定对赵一曼实施最残酷的电刑。根据敌伪滨江省公署警务厅档案资料的记述,“林宽重长官决定用刚从本土运来的新式电刑器具对赵女士实施电刑。林宽重说:‘总之,要慢慢地跟这个女人耗,不能停,不能让她有喘息的机会,直到电刑摧垮她反满抗日的意志,撬开她的嘴。’……拷问断断续续持续了七个多小时,电刑造成了连续不断的剧痛,已超过了任何人能够耐受的极限……赵女士的头无力地垂了下来, 全身像被抽掉筋一样软软地挂在刑架上, 她被折磨得昏死了过去……但赵女士始终丝毫没有屈服的意思。“ 赵一曼在敌人的刑讯室里以钢铁般的意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次次顽强挺住了日寇惨无人道的电刑的折磨,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民族战士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她在《滨江述怀》中写道:“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1936 年8 月2 日,敌人把赵一曼押到珠河县, 在公开处决前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唱着《红旗歌》,沿途许多群众感动得流泪。临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等革命口号,在珠河小北门外从容就义,时年31 岁。

  临刑前一天,作为母亲的赵一曼给儿子“宁儿“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宋庆龄、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赵一曼题词。朱德的题词是“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一曼大街。四川宜宾为她建立了纪念馆。中国人民将永远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抗日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