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张钧铭:投笔从戎战死沙场

更新时间:2023-11-30 11:30:03点击:

抗战时期,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同心戮力,谱写了光辉的抗日赞歌。蓬莱市大季家镇芦洋村的张钧铭便是这千万英勇烈士中的一个。他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一团参谋长,年少时目睹弱民穷,立志教育救国;抗战开始,他投笔从戎最终战死沙场。时隔七十多年,张匀月再次翻看父亲仅存的一张头像照时,向记者讲述了父亲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

以笔为武传播爱国思想

张匀月今年已经78岁,一提起父亲张钧铭她总有说不完的话。“父亲的童年很艰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13岁才被送进芦洋村的百忍小学读书,后经刻苦学习考进了《东海日报》。”张匀月告诉记者,在1930年的冬天,父亲到《东海日报》应聘编辑,经常撰文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深受读者的欢迎。“为了照顾家庭,1933年父亲被爷爷叫回芦洋村,在村里的学校里教书育人。”张匀月说,当年父亲是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能够快速接受先进革命思想。教学期间,张钧铭经常向村民宣扬爱国主义思想,激发人们的反帝决心和爱国热忱。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张钧铭应国民党蓬莱第九区区长的邀请到“乡农学校”任中队长,积极向学员进行抗日救国教育,组织进步民众成立抗日救国宣传队,教唱抗战歌曲,排演抗战剧目,讲演抗战形势,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投笔从戎头部中弹光荣牺牲

“受抗战形势所逼,1938年3月父亲带领九区‘乡校’30多名学员奔赴大辛店,参加了‘三军二路’起义部队,4月被调到‘三军二路’指挥部任参谋长,父亲开始了投笔从戎的革命之路。”张匀月向记者介绍,从这以后父亲张钧铭陆续参加了多场战役,1939年蓬黄战区指挥部攻打蓬莱城,晚7时,张钧铭带领部队猛打猛冲一鼓作气攻入城内;当年8月日伪200多人向艾崮山根据地进行“扫荡”,张钧铭奉命带领部队在沿途设伏,救出被捕群众30多名,夺回牲口33头。由于战功显赫,1941年初,张钧铭被组织任命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一团参谋长。然而在1941年3月21日开始的一场战斗中,张钧铭却遭遇了不测。当天晚上八路军五支队包围了国民党山东省保安第六旅司令部,张钧铭率一团一营担当主攻任务。战斗打响后,张钧铭率领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敌人道道设防,国民党保安第六旅旅长苗占魁为保活命,缴械投降。“但在22日下午的战斗中,父亲带通讯员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头部,年仅33岁。”张匀月痛心地说。

缅怀父亲女儿投身教育工作

“父亲当年总跟家人说‘没有国家就没有自己的家’,所以毅然舍小家顾大家参加了革命。”张匀月说,虽然父亲牺牲时她年纪尚小,但小时候奶奶和母亲总是跟她讲关于父亲的故事,对于父亲她更多的是敬佩之情。在父亲的影响下,张匀月年轻时就决心当一名人民教师,现在已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退休老师。当记者问她为何选择这个职业时,她说,这是对父亲的一种缅怀。如今在张匀月的家中,父亲的遗物就仅剩一张头像照,这张照片被她翻拍放大后,摆在了客厅的显眼处。每当逢年过节,她都会为父亲点上几炷香。“有时候给学生上课时,我也会提起父亲的革命经历,只想让父亲的斗争精神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记住那个红色时代。”张匀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