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让烈士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更新时间:2021-07-14 23:08:34点击:

  施滉作为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牺牲已67个春秋,但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过时。一、我们要学习他英勇不屈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施滉生长于边陲云南,青少年时曾亲眼目睹越南沦为殖民地。流亡难民的悲惨遭遇,使他萌发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到清华不久,他因参加“五四”运动,与数百名爱国学生同时被捕,更认清了帝国主义走狗枪口对内的卖国行为,坚定了为祖国献身的信念,先后与清华进步同学冀朝鼎、徐永瑛、章友江、罗宗震、胡敦元、梅汝敖以及师大女附中学生罗静宜(我的母亲)等组织了“唯真学会”和“超桃”等进步组织,引导国内外校友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27年,当国内革命处于低潮时, 施滉在美国挺身而出,毅然参加了美国共产党,发表了十次声讨蒋介石“四一二”叛变革命的宣言,由此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和云南老家被抄的威胁。但他不畏强暴,斗志更强。1931年, 施滉在香港与蔡和森等六位同志一起被捕,受尽酷刑,而他坚贞不屈,后在广东地下省委营救下被保释押解出境。当他回到阔别六年的祖国后,仍然不顾白色恐怖而忘我斗争。1933年, 施滉在北平担任河北地下省委书记时,不幸被叛徒出卖被捕。面对敌人,他临危不惧,痛斥国民党军阀的罪状,牺牲时仅34岁。二、我们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 施滉出身于云南白族的贫穷家庭,在学校时,他勤工俭学,以自己的人格和才能赢得了广大同学的尊重爱戴。在美国时, 施滉和母亲还要勤工俭学并从留学生生活费中节约每分钱,资助宣传救国的《国民日报》。

为坚持原则, 施滉置个人得失于不顾。1928年, 施滉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后,为坚持美国是帝国主义的观点,与一向赏识他的美国导师发生冲突,导致他花费三年心血用英文写出的硕士论文《孙中山评传》的出版计划被取消,但他宁可放弃个人名利而不低头屈服。1928年在美完成学业后, 施滉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留美,不但可躲过国内反动势力的通缉,而且小家团聚,生活较安定;另一种是回国参加革命斗争,而国内环境布满荆棘。 施滉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年就主动向组织申请去苏联培训后回国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去苏联后他毫不计较个人职位高低,以担任过美共中国局书记的资历,甘当一名工人学校的普通翻译,表现了他一切从革命利益出发、能上能下的高贵品质。三、我们要学习他伟大的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施滉出身于云南白族,但他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清华各族同学亲密团结。在国外他又把美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当成自己的事业,在他牺牲后,美国华侨悲痛不己,饮泪悼念,美国共产党还把1月1日定为施滉纪念日。他曾与古巴人民和古巴华侨并肩战斗,古巴同志至今怀念他。 施滉是清华光荣的儿子。没有母校7年的熏陶,就造就不出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共产主义战士。1924年毕业前他曾撰文,说入清华后自己在德智体三方面都与入校前判若两人,有很大进步,流露出对母校的无限感激之情。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国争光,为母校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