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记熊雄烈士的两首自励诗

更新时间:2021-07-14 22:52:54点击:

  “人世斗争几日平,漫漫也应到黎明;听潮夜半黄埔客,充耳哭声和笑声。”这首诗,是1924—1927年国共合作时期创办的黄埔军校政治部最后一任主任、共产党人熊雄,于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发动的中山舰事件之后,写的“黄埔杂诗”。刊登于军校政治部主办的《黄埔日刊》当年三四月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主持军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共产党人的看法,坚信经过艰苦的、曲折的斗争,革命事业终究是要取得胜利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来到江西宜丰县,得知这个赣西山区小县,就是黄埔军校政治部熊雄主任的故乡。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走访了熊雄三哥之子。他向我介绍了牺牲时年仅36岁的中国共产党英烈熊雄生平的几个片断。

熊雄,字罴士、披素,号壮飞、铁血书生。聪颖好学,胸怀大志,敏于新鲜事物,一生忠于革命。曾参加辛亥革命的南昌起义和反袁世凯的湖口起义,反袁失败后出亡日本,得识孙中山先生,参加了孙中山重组的中华革命党及该党创办的浩然军事学校,1916年回国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国护法运动。

1919年底,熊雄辞去护国湘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的军职,由广州乘法国邮船盎特莱蓬号赴法国求学。同船的有蔡和森一家、陈延年兄弟、张伯简等。到达巴黎后又得到江西留法同学谢寿康的帮助,在巴黎西郊圣日耳曼公学补习法文之后,即去法国西南部农校工读一年多,先后结识了赵世炎、王若飞、李立三、陈公培、鲁易、盛成及安徽、福建、四川、贵州等地青年同学。

1920年秋,熊雄同来自英美的友人登巴黎铁塔,他即兴口吟一首云:“登高东望一咨嗟,倚天长剑信手拿;北海鲸鲵终就戮,南圻逐鹿竟谁家?”

这首诗抒发了熊雄异地登高望乡国的情怀,热情地称赞了法国艾菲尔铁塔的宏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思忖着国内军阀纷争的走向和他心中的忧虑,心寄游学俄国、亲睹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情结。

1921年10月,在法国发生了旅法勤工俭学学生代表进驻里昂中法大学、争取求学权利、被法国当局遣送回国的事件,这一事件更激起了广大旅法同学和华工的愤慨和抗议,一些勤工俭学学生纷纷回国或转到德国、比利时就读。谢寿康、张伯简等同学也转往柏林。不久,他们与德国共产党取得了联系,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并被德共组织介绍去德国各城市作演说。谢寿康将这些情况写信告知了尚在法国南部农校工读的熊雄。由是,熊雄于1922年3月22日来到柏林与他们汇合,不久,熊雄也由谢、张的介绍加入了德国共产党,由此,他们一道在旅德学生和华工中进行革命活动。

1922年3月,中共党员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三人联袂移居柏林。谢寿康、张伯简、熊雄等与周、张等三人建立了联系,他们经常集会,商讨推派代表赴俄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和组织欧洲青年团等事,并公荐寿康为代表,张伯简、肖三、熊雄也同去。后来因为国内另派代表,他们四人赴俄未能成行。

4月20日,熊雄好友盛成自巴黎来信,邀熊雄参加创办工学月刊,熊雄当即回信告知实情:“环境将有大变,已有去志(游俄)。”尔后,他俩诗书往来,互表心志,熊雄并将小照自警诗寄给盛成:“坐悔飞扬误少年,不教成佛不生天;

移山填海凭心力,莫付苍苍任自然。”

这首诗,充分显示了熊雄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飞跃,表达了他坚决参加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信念和抱负。

1923年3月,旅欧中共党员赵世炎,法共党员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德共党员熊雄、王圭和六名青年团员赴俄国学习。

1925年9月中,熊雄在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和苏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两年多回国,由中共中央分配在黄埔军校任教。适逢二次东征,熊雄调任东征军总指政治部、一军政治部上校秘书,协助总政治部主任、一军政治部少将主任周恩来工作。同时熊雄还是一军中共支部书记及由总指指挥的宪兵营党代表。东征归来,熊雄调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从事军校正规的政治教育工作长达十六个月,经历军校第三、四、五、六期,培养出多名政治、军事人才。

1926年2月,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改组为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3月20日即发生了校长蒋介石反对孙中山三大政策的中山舰事件。军校此时处于国民党右派严密的控制下,熊雄沉着镇静,饬令政治部全体人员保持常态,静候上级指示,使事态发展未波及政治部(即在军校政治部任职的共产党人熊雄主任等未被蒋介石免职)。事后,他写下了“漫漫也应到黎明”这首“黄埔杂诗”。

许光达大将在《熊雄同志略传》一书中对他的老师熊雄老曾有这样深情描述:“不高的身材,和蔼的容颜,刻苦耐劳的精神,讲了一遍又一遍,是那样一个不畏烦琐的教师,这就是熊雄。他告诉我们枪杆子要瞄准帝国主义军阀,因为他们是压迫和剥削我们的敌人,不要残杀工人和农民,因为只有得到工人农民的拥护才能得到成功。……他指明了我们瞄准的方向,更加鼓舞了我们沸腾的热情,使我们一直打到了长沙、南昌、武汉、南京,完全消灭了武器比我们优良、力量比我们强大的吴佩孚孙传芳,收回了汉口、九江租界,使帝国主义胆战心惊。这样就造就了我们黄埔的光荣,震动了亚东。熊雄同志啊!假使不是你当时给了我们政治的武装指示了前进的道路,哪里能够留下了历史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