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周文雍鲜为人知的往事

更新时间:2021-07-14 22:45:38点击:

周文雍,一位人们熟知的烈士,他与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的事迹被广为传颂。近日,记者走访其故里时,挖出了许多——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以及“刑场上的婚礼”的事迹,使周文雍的名字传扬天下,但是,关于周文雍参加革命前在家乡的往事,却鲜为人知。在今年的清明时节,笔者走访其故居乡里,了解其生平,以全其事迹。

文雍原名叫光宏

周文雍的家乡,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凤凰里”(又名:宝顶村),在今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委会。村中有个叫周贤三的人,贤三育有三子,大儿子叫俸成,在乡间村学当塾师,其妻替人纺纱缝衣贴补家用,俸成一家人生活清淡。为求生计,俸成的3个女儿早早出嫁了,俸成的大儿子婚后不久,就被迫“卖猪仔”到美洲去做苦工,死于荒郊野外。俸成夫妇惟一的希望就寄托在小儿子身上,于是,给他起名叫“光宏”,意在盼他光耀门楣,宏图大展。光宏出生于1905年农历7月。

少贫求学多曲折

据该村92岁的周瑞约老人说:“文雍家以前很穷,后来,他爸爸生病了,他小小年纪就帮妈妈拾柴、做饭、洗衣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文雍很聪明,特别爱读书。”文雍年仅四五岁,父亲就开始教他识文断句,他常常挑灯学习写字,再苦再累也不吭一声。6岁时,文雍到父亲的私塾读书,伴随其长大的是《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岳全传》和《文天祥》等历史故事,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早已深深扎在他的心里,陶冶着他的情操。

辛亥革命后,到处兴办新学堂,茅冈南面的横石里,也兴办了一所小学,叫做“横石里作求小学”。文雍就被父亲送去接受新思潮。虽然上学的路途较远,离家好几里,中间还隔着一条潭江,但是文雍却从不迟到早退,一心向学。如果刮风下雨不能回家,他中午就干啃从家带去的几只熟番薯,晚上睡在教室的书桌上,第二天,继续饿着肚子上学。就这样,文雍勤学苦读,只用了两年的时间,读完了初小四年的课程,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升上高小。

高小最后一年,他父亲的病越来越重,最终失业了,家里再也无力供他求学。年仅13岁的文雍只好辍学找工,在茅冈圩上开小杂货店的同村叔父十分同情他,答应让他在店里做“伙头仔”,以协助妈妈持家。于是,文雍白天在茅冈圩上做工,晚上回到村里,躲在村边碉楼的小房间里埋头苦读,期间,他自修了高小最后一年的课程,并开始接受了“五四”新思潮。

停学半年后,文雍向学校请求插班复学,校长对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爱护有加,不仅同意了他的要求,还让他帮助学校厨房做杂务,以便免收他的学费,解决了他的吃饭和住宿问题。在高小毕业考试中,文雍名列前茅。

小先生向往革命

文雍高小毕业时,正好邻近的宝兴村请他父亲去做教员,14岁的文雍遂同父亲一起前往,为生病的父亲分担一些工作,人称文雍为“小先生”。文雍一边刻苦自学,有时还去母校求教,接受新思维,熟悉新教程,一边掏出自己所有的零用钱,订阅报章杂志、买书,然后再将这些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他带领学生关心时事、进行操练和体育活动等,这些在当时当地看起来是还比较新鲜的教学方法,深受好评。他还迎合“五四”思潮,率先将盘在头顶的小辫子剪掉,革除封建陋习,并教育他的学生也这样做,使整个学堂气象一新。有一次,文雍给学生上史地课,当他讲到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时,有个学生站起来问他:“老师,那为什么列强还敢来欺负我们?”文雍想了想,心痛地说:“因为我们的国家太落后了。”这一问一答,更像针一样扎进了文雍的心里,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操。

1922年,周文雍在亲友的资助下,考入广州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称“红色甲工”)机械科,并真正走上革命道路,此乃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