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缅怀先烈张元寿

更新时间:2021-07-14 22:43:32点击:

2013年在上海参加陶勇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时,张晓卫告诉我,今年也是她父亲张元寿诞辰100周年,到时候请我们去参加纪念活动。她的话勾起我心中层层涟漪:一个远去的身影浮现在眼前,一些淡忘的往事涌进脑海,使我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平凡中的质朴、纯粹、赤诚和高尚。

张元寿生前是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1947年3月于山东张店地区遭国民党军飞机袭击时牺牲,年仅34岁。他是福建永定人,和我们家是同乡。他和我的父亲张鼎丞从闽西红军和苏区时期开始,到后来在华中、华东一起工作,是非常亲密的战友。

元寿叔叔是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创始人之一,我军优秀的后勤专家。在中央苏区时,就被调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供给部工作,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后勤工作生涯。长征途中,他任先遣司令部后勤处长,负责筹集军需物资。

抗日战争中,任中央军委供给部部长。1938年到新四军,任总兵站站长。在华东野战军,他是分管后勤工作的副参谋长。他为革命立下的功绩是绝对不能被忘记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有他的一份功绩。这样的褒奖绝非泛泛之词,而是一件件具体工作凝成的。

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用今天的语言表达是“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保障”。但人们在论史、论军时,常常津津乐道于战略战术的奇妙精巧,陷坚摧锋的英勇顽强,而对支撑起这可歌可泣的壮举背后的基石——后勤工作,还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后勤工作琐碎,人们常常熟视无睹,但无论领袖、将帅、战士,都离不开吃饭、穿衣,都需要枪械、弹药。

历史的参与者比历史的旁观者更知道后勤的重要。参加过长征的人,回忆起那个岁月,都会说:最困难的是没的吃,连树皮、草根都拿来当食物了。为了解决供应问题,身为中革军委先遣司令部后勤处处长的元寿叔叔,想尽了办法。部队一到驻地,别人休整,他却要带领同志们,一边做群众工作,一边征购粮食,经常半夜才回来;不待天明,别人尚未启程,他已早早踏上征途。有时沿途群众跑光了,他就远离主力,冒险深入敌后搞粮。在他的努力下,有效地保证了中央机关的后勤补给。

他了解到辣椒、生姜、白酒可以抵挡一阵寒冷,就想方设法采购来,分发到部队。长征的战友们,可能不知道张元寿,可是他们靠辣椒白酒御寒,翻越大雪山的经历,是一定不会忘记的。

莱芜战役是元寿叔叔参加指挥的最后一个战役。人们只知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小车推出来的”,却不知道,是莱芜战役的后勤保障,创造性地完善了这个体系,堪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保障的典范。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从莱芜战役开始,山东野战军的每一次战役,再困难都能保证参战军民(莱芜战役军队20.5万人,民工17.1万人)每人最少2斤粮、1斤菜、几钱油。难以想象的是,还有虾皮、海带、粉丝,甚至每人还能分到5支香烟……这一切都是和元寿叔叔的努力分不开的。陈毅司令员曾在一次会议上说:“张元寿同志很好,见到军队吃、穿、用的事就抓。他是后勤专家。”粟裕同志更是放心地说:“有元寿同志协助,打起仗来,我无后顾之忧。”

元寿叔叔长期在后勤战线上工作,经他过手的粮、钱、物不计其数,但他从不私自动用一分。警卫员看他洗脸用的毛巾非常破旧,便找了一条新的要给他换上,被他严肃地拒绝了。

现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张元寿了。生前默默地奉献,死后静静地远去。在纪念他的时候,更应该继承他的那种为革命事业只讲奉献牺牲不求个人利益的精神遗产,这是他传承给后人的“家风”。

元寿叔叔的夫人胡志年阿姨延续了这个家风。她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却义无反顾地和元寿叔叔结了婚,并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元寿叔叔牺牲时,胡阿姨才26岁,她悲痛欲绝。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耳边。从此胡阿姨不仅坚强地挑起了抚育元寿叔叔珍爱的一双遗孤的责任,而且终身不渝地继承着他未竟的事业。上海解放后,她任上海纺织局劳资处处长。那时我们完全没有环保的意识,从她那里我才知道染料会引起肝癌。她自己患有癌症,但我亲眼见她冒着酷暑,为得职业病和工伤的职工的利益,奔走呼吁;亲自安排牺牲职工的家属生活、子女上学,解决工人的困难。“文化大革命”时,她已被打倒了,仍然坚持不懈地为工人的每一个具体困难奔波。真正实现了张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遗愿。

元寿叔叔有一个弟弟张元辉,生活非常困难,胡阿姨除了要养育自己的儿女,还从自己不多的工资中,挤出钱来接济他。这么多年,胡志年阿姨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一个个人要求。作为烈士的遗孀,她是可以提的,但她没有!元寿叔叔和胡阿姨的许多非常亲密的战友,都担任着党和军队的要职,虽各自忙着,却也没有忘记她。比如陈兰阿姨(邓子恢的夫人)每次到上海,总会和胡阿姨一聚。就是这样,胡阿姨也从来没有向战友们开过口。

元寿叔叔的儿女定远、晓卫是和我一起长大的,我们一起上学,后来又是哈军工的同学。他们一直传承着元寿叔叔的家风,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平凡的工作,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们都不宽裕,但也挤出钱,接济已90岁的元辉叔叔。说实话,看到定远一家,我很内疚,没帮他什么忙。定远的叔叔张元辉说,解放初,我父亲曾把他接去住过。我这才略觉宽慰。

据我所知,解放战争中,我军在战场上只牺牲了两个高级指挥员。一个是东北野战军的炮纵司令朱瑞,还有一个就是元寿叔叔。他是华东野战军牺牲的最高级别的指挥员,也是级别最高的的闽籍指挥员。他跟随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参加武装暴动,加入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又长期在叶挺、刘伯承、陈毅等将领的指挥下作战。在筹备元寿叔叔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时,他们一家人仍然没有主动向组织请求支持,而是以家风的传承纪念父亲。这次纪念活动,永定县给了一些资助。后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副书记于卫国知道后,也给了很大支持。

如今,人们呼唤着高风亮节,期盼着气正风清,寻找着模范榜样。这一家人——元寿叔叔和他的后人,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的立党初衷和政治本色,感受到上一代共产党人精神品格的薪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