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湮没之谜 (2)

更新时间:2021-07-14 22:41:58点击:

张宗逊把何涤宙误写为“何笛宙”,这种错误是很常见的,比如,在何长工《难忘的岁月》一书的第124页上,更有“何迪宙”这样一个同音的名字,还指出他系转变过来的国民党军人,在红军大学担任教学工作。

《张宗逊回忆录》提供了关于何涤宙的一些基本的信息:原是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工兵营少校营长,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在与红军作战中被俘,参加了红军,在红军大学任教员。仅此而已,寥寥数十字,至于生卒年月,何方人氏,都没有提及,也可能永远无人知晓了。

何涤宙参加了长征。1934年10月,连连受挫的中央红军,不得不撤离根据地,踏上前途未卜的漫漫长征路。出发前夕,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央苏区的四所红军干部学校合并组成红军干部团。这四所学校是红军大学、第一步兵学校(又名彭杨步兵学校)、第二步兵学校(又名公略步兵学校)、特科学校;任命原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陈赓为干部团团长,宋任穷为政治委员。按照原来四所学校的性质,红军大学改编为上级干部队,简称上干队,队长是萧劲光,政委是余泽鸿。

按照新的编制,在长征中,何涤宙就是干部团上干队的一员。因此,《红军长征记》中有多篇文章提到何涤宙。比如,干部团的教员李一氓写的《从金沙江到大渡河》就写到:在金沙江边,何涤宙指挥架桥,没有成功。李一氓渡江到北岸,坐在江边吃何涤宙为大家留下来的金沙江边生长的鸡。和何涤宙一同住在北岸的人造岩洞里。“金沙水拍云崖暖”,因天气太热,人造岩洞蒸得气闷,无法入睡,俩人扯山海经,何涤宙还讲述了刘伯承带领干部团占领皎平渡渡口的故事。

另外,《红军长征记》中周士写的《吃冰激凌》一文中,也写了作者与何涤宙、陈赓、宋任穷等一起过雪山,在雪山顶上吃冰雪的情节。

在长征途中,何涤宙主要贡献就是架桥。红军长征要过许多大江大河,自然少不了架桥。而何涤宙恰恰是个工兵专家,大有用武之地。何涤宙参加了搭乌江浮桥的战斗,许多回忆文章记载了这件事。

干部团政委宋任穷在回忆录写到:

1935年元旦的次日,由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耿飚、政治委员杨成武同志率领部队强渡乌江,准备抵贵州北部后,夺取遵义、桐梓。干部团奉命派出特科营工兵连参加搭浮桥渡乌江的任务。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江,两岸高山望不到顶。陈赓、韦国清同志亲自率领特科营工兵连,星夜急行军六十里,赶到江界河渡口,砍竹、伐木、扎竹排。由于乌江水深流急,河底石头大而光滑,桥桩难以固定,几次被急流冲走。工兵教员谭希林和何涤宙同志,对架桥很有经验,他们想了不少办法,最后用竹篓装石头,两个竹篓上下扣住,中间用硬木架成十字,捆绑结实后沉入河底,以此代锚,才固定住了浮桥。经过艰苦战斗,终于克服了器材缺,工具少,军情急,时间紧的种种困难,把浮桥架到了乌江对岸。我中央纵队和各军团迅速渡过乌江,直下遵义。

上干队队长萧劲光在其回忆录中写到:在这样一条水深流急的大河上架桥,是一项既危险又需要较高技术的艰巨任务。上干队的教员何迪宙被调去进行技术指导。何迪宙在国民党军队里曾任过工兵团团长,到红大任工兵教员。他在架桥等土木作业方面,在当时称得上是个专家。在中央苏区时,他在会昌、罗坊、兴国、瑞金、于都架了不少桥;以后过金沙江、大渡河时,先头部队都曾把他请去,研究能否架桥。

萧劲光不但说明何涤宙“被调去进行技术指导”,而且充分肯定何在中央苏区以及长征中架桥的功绩。

耿飚,时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具体负责搭设乌江浮桥。他在回忆录中也写到:

刘伯承总参谋长集合我们立即架桥。我抓了个饭团在手里,与杨力一齐向工兵连走去。工兵连几个干部正在那里犯愁,看到我走来,都不吭声,显然,架桥方案还没搞出来。在此之前,他们还专门去请教了工兵专家何迪宙。

何迪宙也在为架桥犯愁,他指着桌子上一大堆中外教科书说:“我已听过侦察员的报告,情况也知道,我查了日本的、英国的资料,在流速超过每秒两米的河面上,不能架桥。而且,我们现在什么架桥材料、设备也没有。”

我说:“现在不是能不能架,而是必须架的问题。我记得你们在会昌、罗坊、兴国、瑞金、于都,架了不少桥么,那些困难都能克服,难道在乌江这里就束手无策了?”

耿飚对何涤宙的评价并不高,甚至让人感觉有些书呆子的味道,但耿飚同样承认何涤宙“架了不少桥”。

不知所终

何涤宙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长征结束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凡走完长征的人,都可以直接入党。这样,何涤宙也就成为了一名党员。

1936年5月20日,中央政治局举行常委会议,会上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建立红军大学的报告。会议决定林彪为红军大学校长,毛泽东为政委,罗瑞卿为教育长,何涤宙为教务部主任。何涤宙继续从事红军的教育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

然而,这样一位红军大学的重要干部,后来却从人间“蒸发”了。

据萧劲光回忆:后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他(指何涤宙)说要去大城市看病,到武汉以后不辞而别,离开了革命队伍。

关于“不辞而别”之说,本人是有不同的看法的:其一,何涤宙经过长征的洗礼,入了党,并受到重用,事业蒸蒸日上,因此,他没有理由“不辞而别”;其二,何涤宙人缘不错,与中共领导干部关系密切,众多回忆录中的赞美之词就是明证。因此,如果他活着,肯定要与战友们联系,那么,党组织一定会知道他的去向。所以,本人以为,何涤宙“不辞而别”,有些讲不通。但毕竟他是消失在革命队伍中,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