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赵一曼:“白山黑水”民族魂(一)

更新时间:2019-01-07 13:53:07点击:

赵一曼:“白山黑水”民族魂(一)(图1)
       穿越历史烟云,又一个“8.15”即将来临。今年,8月2日,是中国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牺牲70周年纪念日。
 
  61年前的那一天,悍然践踏中国领土的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和平的曙光照亮了古老的东方大地。61年后这一刻,人们用各种方式回顾历史,警醒未来。
 
  一部黑白电影故事片《赵一曼》,曾风靡整个中国。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抗日民族女英雄的名字,几乎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去年8月8日至1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以及赵一曼诞辰100周年之际,由宜宾市委宣传部、宜宾新闻协会组织的赴黑龙江哈尔滨异地采访团,追寻着当年赵一曼的足迹,踏上了东北这片黑土地,亲临赵一曼当年战斗生活就义所在地,深切缅怀先烈,感受不同层面的真实的赵一曼。
 
  身为赵一曼的家乡人,走进北国冰城哈尔滨,走进“一曼街”、“一曼公园”、“一曼村”、“一曼屯”、“一曼雕像”,走进东北烈士纪念馆、《918事变纪念馆》……我们看到了“挎双枪、骑白马”英姿飒爽的女政委、“意志坚定、经验丰富”的职业革命家、“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赵一曼。
 
  (一)
 
  赵一曼,四川宜宾人。参加革命后在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
 
  1932年春,赵一曼到了东北沈阳,先后在大英烟草公司和纱厂做女工工作。半年后,中共满洲省委迁到了黑龙江省的重要城市哈尔滨。她来到了哈尔滨,被分配在省委领导的省工会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满洲省总工会组织部长。1933年10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
 
  哈尔滨是个美丽的城市,高大的俄罗斯式的房屋,整齐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空气格外新鲜。但哈尔滨也是一个黑暗的城市,日本帝国主义无情地侵占了这里,蹂躏着中国人民,日寇,伪军,警察横行于市,白色恐怖笼罩的哈尔滨像是一座大监狱。赵一曼来到这里,是在日伪军的眼皮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据方未艾老人回忆在哈尔滨时的赵一曼:“她着一身古铜色的西式衣裙,穿一双深褐色的高跟皮鞋;她坐在一条长椅上,一只手拿着打开的手提包,对着里面的镜子,一只手拢着鬓边的短发,黄色微白的脸颊泛起微笑。她给人最初的印象很像书香门第的小姐,有一种高贵飘逸的风度……”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门前,记者看到赵一曼当年领导哈尔滨市电车工人大罢工的旧式有轨电车“一曼车”外观保存仍比较完好。据了解,在哈尔滨工作期间,赵一曼一面做党的机关工作,一面深入工厂做工人的发动工作。1933年4月2日,一个姓孙的日本警备司令部警备营的营长,穿着便衣上了一辆电车,不买票还把售票员拉到宪兵队毒打了一顿,当这个售票员被抬回车队时已被打得半死。电车工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提出要罢工,抗议这一暴行。赵一曼与老曹及省委其它同志坚决支持和领导了哈尔滨市电车工人大罢工,电车厂的党团员和工人积极分子组成了罢工委员会。
 
  这天深夜,赵一曼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她刻蜡版,印传单整整忙了个通宵。第二天天刚亮,她就和工人们一起上街宣传,讲演。赵一曼气愤地对大家说:“警备司令部的人坐车不买票,还打人,真够凶的!”她带着人群从一个车站走向下一个车站,她边走边向群众讲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和日伪勾结压迫工人,使工人们无法生活的事实人越围越多,队伍越走越长。赵一曼从工人手中接过一张正在传递的传单,高声朗读起来:“同胞们,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们东北国土,把我们像奴隶牛马一般看待……。”这次罢工一直坚持了两天半,战胜了敌人的威胁、利诱和欺骗,迫使日本领事馆最后不得不表面接受了工人提出的保护工人生命安全,赔偿医疗费,惩办肇事凶手等条件.取得了胜利。
 
  (二)
 
  1933年4、5月间,满洲省委派赵一曼到两次到海伦县巡视工作,赵一曼领导当地游击队二百多人,一仗击溃伪自卫团五百人,击毙伪“团总”,推动了哈北地区的抗日斗争。赵一曼在军事斗争方面的才干开始为人所知。随后,赵一曼根据组织的决定,到珠河县(今尚志县)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特派员、道北区委书记。从此,赵一曼走进了哈东抗日游击战场。
 
  赵一曼在从事秘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她谨慎、机智、勇敢。一次,珠河县委利用关系,从伪军手中买了十几支手枪和一批子弹,用于扩大这支刚成立的游击连。由于敌人盘查很严,无法把这批武器运出来。赵一曼听说后,二话没说,带着一位姓沙的女战士化装成农妇,赶着大粪车,进了珠河城。把枪支弹药用油布包好,放进大粪车,“卡子”门上的日伪军一个个捂着鼻子,查也不查,只是连声催她们“快走!”车老板猛抽几鞭,赵一曼就这样巧妙把武器弹药运到根据地,游击连迅速得到扩大。
 
  9月下旬,赵一曼带领地方武装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五常县背荫河附近活动。当时正好有十几个混身浮肿,面无血色的人从敌人一个秘密的用活人作实验的细菌工厂中逃了出来。赵一曼率队冲了上去,向追赶的敌人打了一阵枪。把这些受尽日寇摧残的人背扶回我军后方医院。以后,他们中的几个人还参加了哈东支队。
 
  1935年2月,赵一曼被任命为珠河县铁北区委书记。在艰苦的战争岁月,赵一曼与群众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因她十分消瘦,老乡都亲切地称她为“瘦李子”。被毛泽东命名为中国“八大妈妈”之一的吕老妈妈名叫梁树林,她女儿吕凤兰(已经82岁)与赵一曼有过接触。当年,赵一曼是她母亲的“干女儿”,吕凤兰称赵一曼为姐姐。一提起赵一曼,吕凤兰老人就有些激动起来……
 
  “姐姐长得很漂亮,妈妈见姐姐不像农村妇女,就为她找来一件偏襟上衣和一条大肥裤子,又为姐姐扎了一个疙瘩髻。姐姐长得很白,妈妈就不让她洗脸,后来又给姐姐抹锅灰。”
 
  一次,吕老妈妈挎着一筐鸡蛋和赵一曼去老乡家做工作,被日本鬼子碰到。日本鬼子问赵一曼是谁。因为赵一曼是南方口音,怕暴露身份,吕老妈妈急中生智,说赵一曼是她刚认的干女儿,是个哑巴。“尽管姐姐(赵一曼)只比妈妈小一岁,但从此以后,姐姐就认妈妈为干妈,并‘妈妈’‘妈妈’地叫了起来。”吕凤兰老人深情地回忆说。
 
  赵一曼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能文能武,胆量过人。她腰里常别着匣子枪,带领模范队、青年义勇军与敌人作战。一天,一队日本兵到珠河县铁北关门嘴子一带“讨伐”,赵一曼研究后,决定打伏击。她把队伍带到敌人必经的山路旁,埋伏在树丛中,当敌人大摇大摆地走进伏击圈时,赵一曼大喊一声:“打”!快枪、土炮一起开火,敌军官顿时落马,敌人乱作一团。游击队员猛扑杀敌,一举消灭十多个鬼子,缴获20多支枪,取得全胜。
 
  有一次,五六百个敌人在候林乡附近将我军三团一部包围。虽激战数小时,但敌众我寡,未能冲出敌围,情况危急。忽然敌人后方响起激烈的枪声,原来是赵一曼率领地方武装前来支援。由于她率队采取攻敌不意的袭击战术,大胆地抄了敌人后路,使敌军首尾不得相顾。此时的赵一曼跨着白马,手里持着双枪,旋风般杀进敌阵,直向日伪军指挥部冲去。敌军怕遭受两面挟击,仓惶撤退,全军大乱。三团借机发起猛攻,不仅安全冲出了重围,还俘虏了不少敌人,反败为胜。
 
  从此,“瘦李子”的名声在群众中更为响亮,先是在珠河根据地,后在整个哈东游击区,都传说赵一曼白马双枪英勇杀敌的故事, 群众都称赞她是“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文武双全的女指挥。”
 
  在一次袭击日寇的战斗结束后,小通讯员送给赵一曼一只粗瓷大碗。因为赵一曼早就把一个有柄的洋瓷缸送给了新战士。开饭时,通讯员用这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大碗高粱米饭,他心想:“这下子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艰苦抗日的抗联部队,多少个月来,都是吃野菜、挖草根,甚至摘橡树子压成面来充饥。他们虽然手边还有些乡亲们冒着危险从山下背上来的粮食,但这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也是嘴边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着这满碗饭,不禁为英雄战士的艰苦精神和阶级友爱感动了。等人不防的时候,赵一曼端着碗悄悄把饭又倒在锅里,自己亲手盛起半碗野菜粥。炊事员老李看到后,没有吭声,可是两只老眼涌满了泪花……。第二天开饭时,赵一曼又没碗了,急得小通讯员直叫:“我说我的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低声说:“可不见得,革命的饭碗一辈子也丢不了!”后来,这只粗瓷大饭碗成了战士们的菜盆了。(赵一曼身前用过的这只粗瓷大碗现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是我军历史上珍贵的文物之一。)
 
  赵一曼英勇顽强,威震敌胆。赵一曼的威名也使敌人闻风丧胆,在日伪报纸《大北新报》和《哈尔滨日报》上,都曾登有题为《共匪女头领赵一曼,红枪白马猖獗于哈东地区》的报道,尽管有很多污蔑不实之辞,却也把她说得神乎其神。“‘共匪’女首领赵一曼,红装白马奔驰于丛山密林,投身于抗日反满运动”。敌人还登报悬赏捉拿她这个“挎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
 
  (三)
 
  1935年7、8月间,敌人调动大批日伪军对珠河游击根据地进行空前的“大讨伐”。赵尚志率领第三军主力离开珠河,去松花江下游汤原等地开辟新游击区,同时留下部分队伍在珠河游击根据地坚持斗争。赵一曼以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的身份兼任新二团政治委员。在反“讨伐”斗争中,赵一曼、王惠桐率领新二团在珠河游击地与敌军进行数次血战。
 
  1935年10月,珠河根据地遭到完全破坏,形势十分严重。敌人日复一日,拉网般地在道北和道南反复“讨伐”。11月14日,赵一曼和新二团团长王惠同带领50多名战士到了铁北五区左撇子沟附近,受到群众的热情欢迎和慰劳。混在群众中的坏分子朱景才偷偷跑去向敌人报告。次日清晨,日军横山部队炮兵一部、岗田正木部队预备队一部、吉田部队一部及伪警察部队第三中队共300多人,分三路扑向左撇子沟。
 
  1935年11月15日上午十时左右,新二团在铁道北春秋岭被敌人包围。赵一曼和团长王惠同随即指挥部队抢占南山有利地形,与敌人血战。我军人少,弹药不足,但在王惠同、赵一曼指挥下英勇顽强,持续六个多小时,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个进攻,击毙横山部队机关枪队队长古谷清一大尉、小队长芹泽、特务曹长户一等兵等日伪军30多人。终因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新二团蒙受很大损失。
 
  夜幕降临,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在山头点起一堆堆的篝火。赵一曼和王惠同商议,决定趁黑夜带余部突围。赵一曼看了看众多的伤员,心里十分难过,要带着这么多伤员一起突围简直太困难了。她考虑了一下,坚定地说:“给我留下一个班的人,我负责掩护,你带领部队和伤员突围!”“那怎么行!不能把你留下,你是女同志,我来掩护!……”王团长果断地说。赵一曼严肃地说:“没有时间再争论!什么男的女的!谁说女同志就不能打掩护!你的责任是把部队带出去!快走!”
 
  赵一曼叫同志们在山前山后点燃一堆堆篝火,把敌人吸引到自己这边。她把身边仅有的十几个战士召集起来,布置了掩护的任务后,坚定地说:“一定要掩护同志们安全撤退!”四周的枪声,手榴弹的声音骤起,敌人又开始进攻了。赵一曼带领战士们向敌人猛烈地还击,突然她感到自己的肩膀一热,知道这是负了伤,她顾不得包扎,猛然跃身向敌人投去最后一颗手榴弹,然后纵身跳下山崖。
 
  据尚志市长寿乡一曼村86岁的老人孙福昌回忆说,赵一曼在珠河地区(今尚志市)侯林乡工作时常在他家吃饭。那次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左胳膊受伤了。在战友的掩护下,她转到了小西北沟,藏在村民于山东的小仓子(窝棚)里养伤。
 
  养了好几天,她的伤也看着看着要好了。那时是冬天,很冷,照顾赵一曼的警卫兵想烧水化雪给她喝,没想到升起的烟子被假装上山打柴的汉奸米振文发现了,他马上就报告了鬼子。11月22号,鬼子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这个小仓子,赵一曼腿上中了子弹,右腿被打断,还露出了骨头。她一头就栽倒在了雪地上,失去了知觉,被鬼子抓住塞进大铁车里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