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从工运战士到八路军连长——记周崇德烈士

更新时间:2023-01-19 11:30:02点击:

从工运战士到八路军连长

——记周崇德烈士

陈光荣 郑金利

为人耿直号“铁佛”,参加工运惩把头

周崇德,1902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蝴蝶湾崖的一个贫穷家庭里。他从小失去母亲,没念几年书,备受生活的煎熬。八九岁时就随其父亲走街串巷打铁锯盆为生,练就了一身铁匠本领。他19岁时,跟着哥哥周树德到胶济铁路四方机厂干既脏又累的锅炉工。由于他长期与炉火打交道,皮肤黑黝黝的,身高1.8米,膀宽腰粗,结实墩壮,憨厚耿直,加之他生性爱打抱不平,工友们亲切地称他为“周铁佛”。

1923年1月初,中国北洋政府在全国人民的抗争下,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青岛及胶济铁路,但工人们仍是出的牛马力,过着食不饱肚的穷苦生活。这年2月,在四方机厂铁匠郭恒祥等人发动下,组织起了“圣诞会”,这是青岛市第一个自发的工人群众组织。周崇德积极报名,经过考查后被吸收加入“圣诞会”,在斗争中他逐步得到了锻炼提高,增长了才干。

1925年2月8日至17日,由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王尽美和郭恒祥等人领导的四方机厂工人“二月大罢工”,周崇德被选为工人纠察队小队长。他毫不畏惧当局的压力勇敢斗争,至今,在四方一带还流传着他严惩把头的动人故事:那是“二月大罢工”取得胜利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和四方机厂等六个分会,大长了工人阶级的志气,也狠煞了反动势力的威风。正当工人准备复工时,从第四场领班(即把头)臧有昌口中吐出了“工会长不了,参加工会没有好下场!”等恶毒流言。对这种恶毒攻击,我总工会领导遂决定派周崇德率纠察队队员,把臧有昌揪到工会教育惩处,以打掉这股诋毁工会的邪风。当周崇德等人接到命令后迅速赶到现场,快要接近臧有昌这条恶狗时被其发觉了。于是这个把头狡猾地跳进了厂门口齐腰深的水沟中,他还顺手摸起了两块石头恶狠狠的叫嚣:“谁要是靠近,我就砸死他!”正当他自以为得意无人敢靠近他时,只见周崇德从岸上鱼跃而下,用两只有力的大手将头死死的钳住,并飞起一脚将他踢倒在水中。这突如其来的一招,使得臧有昌顿时吓得魂不附体,点头告饶,表示以后再也不胡说八道了。从此,臧有昌等领班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在工人面前耀武扬威了。

秘密赴津听教诲,组织工人闹罢工

1925年春,在四方机厂工人运动的鼓舞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的运动在青岛兴起。可是,在山东督办张宗昌的残酷镇压下,工潮进入了低谷。这年夏天,中共四方机厂党支部书记李慰农牺牲。邓恩铭、郭桓祥等人被通缉,胶济铁路总工会和四方机厂等分会先后被查封。周崇德此时被厂方除名,后来由地下党组织安排到上海祥泰木厂做工,暂时隐蔽了起来。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政治气候有所好转,周崇德重回四方机厂复工。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青岛的工人运动一直处于低潮。

1929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巡视员陈潭秋秘密抵达青岛,传达了党的六届二中全会精神,调整了中共山东省临时省委和青岛市委。不久,经中共四方机厂党支部书记单子栋介绍,周崇德被发展为中共党员。周崇德入党后,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安排,积极参加并组织领导了1930年6月的四方机厂怒赶工头的斗争,将第四场领班(即把头)徐修志赶出工厂。钟渊、银月等纱厂工人纷纷响应,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打狗运动”(狗,即指工头),此举受到了中共山东省和青岛市委的高度重视。同年初秋,当单子栋被反动当局通缉追捕时,周崇德继任中共四方机厂支部书记。

1930年8月初,周崇德向哥嫂借了几块银元,做了一套衣服打扮成商人模样,与李秉德代表四方机厂赤色工会秘密赶赴天津,参加了“铁路总工会”在这里召开的津浦、陇海、沪宁、沪杭四路代表会议。会期从8月6日到9月15日,是断断续续召开的。在会上,周崇德等人聆听了“铁总”负责人邓培的教诲。大会号召各路代表回去后要组织建立工人武装,打倒黄色工会。周崇德等人秘密返回工厂后,在中共青岛市委的领导下,发动组织了四方机厂赤色工会纪念全国苏维埃运动日和广州暴动纪念日的活动,他们在四方机厂及周围张贴革命标语,搞秘密演讲。1931年2月16日,为了反对胶济铁路局和厂方订制的春节不放假、免发年终红花等压制克扣工人的措施。周崇德等人发动赤色工会进行了26个小时的大罢工,使当局大为惊恐。由于反动当局的镇压,罢工终遭失败。

叛徒出卖入囚笼,英勇不屈显本色

1931年的阴历四月初十,周崇德乘车回潍县探望老父亲和家人。当他双脚还未迈出车站时,被山东捕共队的韩连会(外号“韩大麻子”)指认被捕。因为韩连会原是“铁总”天津地下党的负责人,他叛变后被派到山东,在天津开会时认识了周崇德。周崇德被送交潍县国民党共党部,并连夜押解到济南高等监狱。敌人为了从周崇德口中得到共产党的机密,先是对他进行软化,将其新婚不久的妻子从潍县接来劝夫投降。周崇德坚定地说:“要我背叛革命是万万不可能的!”敌人见对周崇德来软的不行,便施以酷刑,将他打得鲜血直流,体无完肤。但周崇德确实是一条铁打的硬汉子,始终守口如瓶至死不屈,只说自己是买卖人,其他一概不知。于是,敌人恼羞成怒,将他移交至青州第四监狱,把他关进一个特制的木笼里。但他威武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使敌人一无所获。

1934年夏,青州第四监狱又陆续关进了40余名政治犯,其中有张北华(即张晔,1983年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钟翔,以及1932年被捕的武嘉澍、王良东(武、王俩人是四方机厂工运积极分子,共产党员)等人。在那狭小潮湿黑暗的牢房里,他们与国民党反动当局展开了求生存要求抗日的绝食斗争。敌人以为周崇德文化低像个大老粗似的老实可欺,总是寻衅他的“茬子”。1934年的冬天一个早晨,周崇德上便所时朝小号房门口望了几眼,被看守所张老二(外号叫“瘦猴”)瞅见了,大骂他是“黑猪”。周崇德哪肯吃这一套,便与之据理力争。那“瘦猴子”见周崇德敢顶撞他,举起手中的铁手杖朝周崇德打去,周崇德毫不示弱地举起铁钳一般的双手将铁手杖夺过来摔在地上。这一壮举,使得张老二始料不及更是难下台阶,迅速吹响了哨子叫来10多个看守围攻殴打周崇德。周崇德一边挥动拳头反抗,一边吼叫道:“打人了!打人了!”被关押的40余名政治犯听到周崇德那气势如虹的吼声一齐愤怒地振臂高呼:“不许迫害我们!”还引吭高唱《国际歌》,开始进行了绝食斗争,要求当局停止虐待政治犯。斗争一直坚持到第三天,敌人才派出教诲师劝大家进食,但难友们毫不示弱。第四天,监狱长怕事态扩大出了人命不好向上司交待,只好带着张老二当面向周崇德等人赔礼道歉,保证以后不再发生打骂犯人的事件。终于赢得了绝食斗争的胜利。

1935年年初,周崇德等人被国民党当局从青州监狱押解到济南第五监狱(亦称青年监狱反省院)。周崇德拒不在《反共宣言》上签字,敌人无奈,后来法庭判他15年徒刑,但周崇德毫不畏惧又大义凛然地对法官说:“你们为什么判我的刑?我只是一个买卖人,要求抗日又有什么罪?”他这铿锵有力的声音,直驳的法官哑口无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中共中央派红军将领张经武(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与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榘交涉谈判,要求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将山东各地关押的共产党员、政治犯一律无条件释放,越早越好,共同抗日。在中共山东地下省委的协助下,张经武与韩复榘多次会谈,韩复榘在大势所趋下终于同意释放政治犯。这样从9月到11月,狱中的周崇德、张晔、李林、赵建民等数十位同志陆续出狱。

奔赴延安进抗大,壮烈牺牲浩气存

1937年11月,周崇德出狱后按照党的指示,到泰安我党领导的抗战游击队途中,行至张店准备乘火车时遇见曾同狱的金明同志(此时金明任清河区政治主任,1983年时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周崇德向金明说明了情况后,金明同志高度赞扬了他在狱中英勇不屈的表现,并征询他的意见,是留在山东抗日呢?还是到延安抗大去学习?周崇德听说可以到延安抗大学习,便积极要求说:“俺要到延安去!到革命圣地去!”于是金明同志为他办好奔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手续。这时金明要到潍县营救其他同志出狱,正好周崇德也想回潍县向老父亲告别,于是他俩一起返回了潍县。周崇德回家后看望了年迈的老父。第二天黎明,就踏着那厚厚的积雪,告别了家乡亲人,踏上了奔赴延安的征途。

1938年年初,周崇德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走进了抗日军政大学,开始了紧张而有秩序地军事政治学习。经过短期(约4个月)培训,周崇德从思想上和军事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115师某部,不久就升任某连连长,直接走向了抗战杀敌的最前线,实现了他10多年的愿望。

此后,周崇德置生死于不顾,经常混入敌人内部搜集情报,除汉奸,惩敌寇,创下了赫赫战功。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遇难身亡。

周崇德虽然牺牲了,但他嫉恶如仇、视死如归、英勇杀敌的浩气永存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