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生命在奉献中闪光——记王晶烈士

更新时间:2022-09-27 11:32:01点击:

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记王晶烈士

龙口市民政局

2010年6月5日8时20分,烟台市牟平区武宁镇王家庄村水库边,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叫声传来“救命啊,救命……”,正和儿子一起在水库边行走的龙口市东莱街道经贸站站长王晶顺着喊叫声望去,只见一名十多岁儿童正在水面上挣扎,“赶快救人”略识水性的王晶没作过多的思考,他一边随手把身上的手机等物品交给儿子,一边奔跑,一只鞋子落在岸边他也没顾,只身进入水中救人。随后赶到的儿子王韵嘉亲眼看见父亲几次努力把水中的孩子奋力拖起,但是终因坝高水深,最后沉入水中,再也没有露出水面……

10点30分左右,王晶和落水儿童的遗体相继打捞出水。一个年仅38岁的鲜活生命就这样在义无反顾,舍己救人的最强音中戛然而止,让人们扼腕而叹。一个鲜活的生命离去了,他倒下的是身躯,立起的是丰碑!

噩耗传来,人们沉浸在悲伤中,共同追忆起英雄的足迹……

“肯钻研、勇挑担、敢负责”在领导和企业家眼里,

他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王晶出生于1972年,毕业后一直在东莱街道工作。从最初的临时工到现在的经贸站站长,王晶的每一步成长都与他的钻研好学分不开。他先后进入莱阳农学、省委党校脱产学习,在街道计生办、工业公司、经贸站等多个基层岗位工作。每得到一次深造的机会,他都格外珍惜,如饥似渴地学习,考核成绩名列前茅;每调换一个岗位,他都促使自己尽快从外行转到内行,成为行家里手,业务骨干。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吕维森每回忆起王晶的好学精神总是啧啧称赞。他说,王晶除了钻研业务外少有嗜好,看文件读书是他最大的乐趣。进入经贸站工作后,由于主要职责是为企业服务,需要的知识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了在服务企业的过程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王晶自学了外经外贸,工商管理、税收法规等多学科知识,不断为自己充电,成了名符其实的“经贸通”。特别是在选派进入企业锻炼期间,他认真总结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寻找服务企业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日后更好地服务发展巩牢了基础。

王晶工作过的岗位很多,他的身份由临时工转换为正式工,职务由普通干部转换为中层领导,身份变了,职位高了,但在街道领导们看来,王晶唯一不变的是不计得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正因为如此,一旦有了最苦的差事,最难啃的骨头,领导想到第一个人选往往都是王晶。近年来,龙口市大力推行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考核制度,考核内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方方面面。王晶被街道党工委选派参与项目工作考核。考核办法精密细致,各项条款加起来足足有上千条,很多人一看到砖头样厚薄的文件本和复杂多样考核计算公式就发怵后退,但王晶却没退缩,他一头扎进文件堆里,逐条学习,细致领会。考核时,他跑企业,看项目,查进度,及时把考核办法精神传递给企业,引导他们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路子。有时企业的厂长经理们工作忙,他就坐在办公室门外等,有时为了完成一个考核任务,他要到一个企业跑上二十多次。街道干部朱家传回忆说,2008年6月全市的科学发展考核活动即将展开,当时连下大雨,王晶心急如焚,他不顾同事劝阻,坚持骑车冒雨查看项目工程进展情况,常常一干就是一天。安全生产也是王晶参与的工作之一,每次有安全或灾害预警时,他总是第一个赶赴现场。遇到恶劣天气,安全事故多发季节,即便领导无安排,王晶也会自费发短信通知所有企业加强防范,保证安全。分管经贸工作的街道党工委常委赵强说:任务交到王晶手里我最放心,领导顾不到的他能想到,别人叫苦叫累时他没怨言,在他的心里工作就是天大的事。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经贸站职能也由过去的管理企业转向了服务企业。作为一站之长的王晶,也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方式,把为企业服务放在基层经贸工作首要位置,他常常把自己称作是“传递员”:下要跑企业,问困难,找忙帮;上要跑机关,知政策,求帮忙。正是在这一“找”一“求”中,王晶把企业的困难解决在基层,把国家的政策落实到基层。今年四月份以来,龙口市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服务发展当标兵、促进和谐作表率、心系民生争先进”创先争优活动,王晶和经贸站一班人更是把争先创优当作衡量服务工作的标准,全身心投入到创优争先活动中去。龙口市飞轮汽车配件厂总经理宋振德说,王晶和东莱街道经贸站为咱们企业服务不绕弯子,真心实意,企业要办的事情是能办立办,说办就办,从不推诿扯皮。今年3月,他准备与台湾一家企业合资上项目,王晶知情后,和站里的同事们一起参与配合跟踪服务,有时大家干脆直接跑到企业,现场指导手续办理准备,遇到不了解的问题马上向上级机关沟通寻求政策帮助,从而大大推进了项目办理进度。说起王晶和他身边的同志们,宋总动容地说:“和经贸站的同志们交往了这么多年,站里的同志从来没在咱企业吃过一顿饭,留也留不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晶始终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形象,在与企业老板经理的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既不弯腰低头向企业讨要好处,也不趾高气扬耍干部威风,始终坚持做“服务发展的标兵”,不做党员形象的“抹黑匠”。深入企业他以“三不”标准要求自己,即到企业不要车辆接送,不在企业吃饭,不收任何礼品。

真情换真心,王晶为辖区企业服务无微不至的工作作风,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深深打动了街道企业厂长经理们。王晶去世的噩耗传来后,有100多位企业和村组织的负责人自发地到追悼会现场为王晶站长送行,他们共同为失去这样一位基层好干部而惋惜,更为王晶献身救人的高尚品格而敬佩。出差在外的龙口市百盈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健得知消息后,不远千里专程从天津赶回龙口;在送给王晶的哀悼挽联中,有人写道:一心为公无私情;舍己为人真善良。自2003年以来,王晶连续多年被评为街道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以来先后被龙口市授予“红旗个人”、“标兵个人”等先进称号。

“没架子、热心肠、很简朴”在乡亲们和同事的眼里,

他“心里装的只是别人没有自己”

东莱街道地处龙口市东城区,是城市中心地带。身为街道经贸站站长的王晶,在东莱街道工作已近二十年,虽然他有职位、有资历,但在乡亲群众和同事们的眼中,却没有一点官架子。他待人诚恳朴实,一副古道热肠。无论是下乡进村入户,还是跑企业看项目,王晶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骑了多年的踏板摩托车,不管公事私事他从不向单位伸手要车辆。有时,下乡在村路上见到熟识的老乡他会停下摩托车主动上前打招呼,聊家常,从来不耍威风,摆架子。

王晶是大李家村的包村干部,在大李家村群众眼中这位骑着踏板车,戴着眼镜,斯斯文文,风风火火,亲自在村里动手干这干那的年轻人一点不像个街道干部,每次到村里他并不是萎在办公室里不出门,或到村卫生室坐坐,或在村头站站,总是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接触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每逢重大活动,村里打扫环境卫生,他会在早上6点钟赶到,和清洁工人一起扫街面,运垃圾;村里的“环村林”工程是东莱街道“大绿化”工程的重要项目,施工期间,他和村民们一起取土挖坑,搬苗植树,浇水护理,从不喊苦喊累;村里建文化大院,他发挥特长,出谋划策,设计舞台,安排活动,跟着忙活个不停。此外,村里实施的精品社区建设、自来水重建工程,公墓搬迁等建设项目都活跃着他的身影。村党支部副书记范钦仁动情地说,王晶对村里的工作很有帮助,但他从来没有在村里吃过一顿饭。有时早上来得早,做完工作村里请他去吃碗拉面,他也会婉言谢绝。街道党工委书记杜枫说,王晶心里装得最多的是群众,群众见到他亲切,他遇到群众热情,他是带着感情与群众交往,为群众办事的。

王晶的离去,让很多与他一起工作,一起战斗的同事伤心欲绝。东莱街道统计站站长姜玉红含泪说“王晶救人牺牲我感到很意外,但对这样的英雄事迹发生在他的身上我一点也不意外”,在单位里,王晶是有名热心肠,同事有难事求帮忙他冲在前,打扫卫生等日常劳动他抢着干。王晶是个电脑通,哪个同事电脑出问题首先想到是王晶,虽然王晶是一名中层干部,但对大家的求助他不推辞不厌烦,不仅帮助修复,而且主动为大家传授电脑知识。王晶所在的经贸站女同志多,家务重。为了照顾同事,他经常分担别人的工作,常常自己忙的手忙脚乱,却从不喊苦喊累找托词推掉,宁可自己牺牲一点个人时间,也要为同事帮忙出力。妻子王尤婵说,结婚十多年来,王晶很少有休息日,每日早出晚归,一年365天,绝大多数时间在单位。就是回到家里,也难得休息,街坊邻居家里有事的都喜欢叫王晶帮忙,楼上大姐的电器坏了、老街坊家里的水管漏了……只要求助的声音传到王晶耳朵里,他就会应声答应,一帮到底。同事张薇含泪说:王晶心里挂着每一个,就是从来没有想到他自己。

王晶是街道里出了名的“抠门”,但他抠的不是自己而是集体财物。街道职工张忠善回忆说,2007年盛夏,他们一起为单位树立宣传牌,当广告公司宣传画布送到后,提出要给140元的悬挂费。王晶一听就急了,他说,这么点活要价这样贵,我们自己来干。二个人一起顶着30多度的高温,整整忙活了2个多小时,汗水浸透了衣服,连赶来检查的街道领导看此种情景都为之动容,连说“140元省下了,却累坏我们两个好干部啊”。正是抱着这样一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态度,王晶处处为国家着想,集体着想。经贸站的工作常常要跑烟台办手续,按规定可以向单位要专车,但他从不张口,每次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去烟台办事,有时分管领导都感觉过意不去,主动为他派车,他总是说坐公交车既低碳又节约还方便,婉言拒绝了。王晶常说:“以勤养志,以俭养德”,日常生活中,他自己也十分节俭,穿的是普通的衣服,一部手机一用就是许多年。王晶对自己以勤俭要求,对爱心公益活动,却出手大方,毫不吝啬。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为抗震救灾中凝聚产生的团结一心、不畏艰难,救死扶伤的抗震精神所感动,在参加了单位统一组织捐款活动后,又专门带着儿子王韵嘉参与了民间捐款活动,亲眼看着小韵嘉把600元钱投入捐款箱,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仅汶川捐款就达到了2000元。此外,在市里组织联亲包户等活动中,王晶也都给予数额不等的捐赠。表弟朱琳自小跟王晶玩耍长大,他含泪说,表哥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手,等到自己有困难了,也会有人来相帮。这就是一种社会风气”,现在表哥真是用自己的生命对这句话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孝父母、爱家庭、重情谊”在亲人和好友眼里,

他是个“乖儿子,好丈夫、真朋友”

王晶的家庭较为困难,父母养老金仅有300元,妻子在街道社区做临时工,每月工资600多元,哥哥嫂子都在企业工作,收入也不太高,整个家庭就靠王晶每月2400元的工资支撑。回忆起王晶,熟悉他的人都少不了这样的评价:“王晶是个孝子”。王晶家住东莱街道菜园泊村的回迁楼里,他与父亲同住上下楼。说起王晶的孝顺,父亲王策文总会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他说,这个孩子从小就懂事孝顺,每天上下班,无论走的多早回的多晚,都要到父母这里来看看,问问缺什么少什么。小两口做好吃也总是忘不了给父母亲送些来,家里的太阳能、换热器等电器也都是王晶给老人们按的。

王晶的爷爷奶奶都是94岁高龄去世的,家里还有一个精神有病的姑姑共同生活。前几年的日子过得更加拮据。“如今老人们都去世了,眼看着日子一点点好起来,家里又摊上这样事情”一说起家庭的状况,王晶的哥哥王可宏潸然泪下。在爷爷、奶奶和姑姑健在时,面对着这样一个负担沉重的大家庭,王晶小两口结婚不久就承担起了替父母分忧,抚养爷爷、奶奶的重任。回忆起那段时光,父亲王策文悲伤的面庞上,嘴角依然会泛出笑意。他说,他奶奶临终前最后一顿晚餐还是王晶小两口做的,他们一起炖的鲜鱼让奶奶吃。王晶的姑姑终身未婚,晚年住在敬老院里,那时王晶领着儿子王韵嘉每周都带着礼品去看望几次姑姑,帮助姑姑洗洗换换,从小就给孩子树起了敬老爱老榜样。“日子虽然过得不太富裕,但是我们这个家庭却很幸福、很和谐”父亲王策文说:“孩子们兄弟之间、妯娌之间、婆媳之间从没有红过脸,更别说闹别扭了”。

丈夫的离去对妻子王尤婵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她说:“王晶舍命救人,撇下我们孤儿寡母走了,我们虽然伤心痛苦,但不怪他,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他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王晶与王尤婵是在莱阳农大结识并相恋的,结婚后两人恩恩爱爱,是令人羡慕一对模范夫妻。王晶对儿子王韵嘉十分疼爱,在他的教育下,孩子10岁就掌握了象棋、心算、乒乓球等多项特长,为了让孩子得到锻炼,每天早上,他和妻子一起推着自行车,和孩子一起步行上学,从家里到学校,少说也有5、6里路,每天,他们一家三口都把欢笑洒在了这一路上。王尤婵是牟平区武宁镇人,家里有三个姐妹,她排行老大。考虑到妻子与父母聚少离多,细心的王晶与自己父母商量逢年过节去岳父家团聚,心地宽厚的父亲同意了儿子请求,从此到岳家过节成了王晶两口子的惯例,王晶孝顺老人不别婆家、娘家也一时成邻里乡亲们相传的佳话。在王尤婵的老家王家庄村里,王晶也是全村公认的好女婿。前些年患脑瘤的二妻妹过世,为了抚平岳父岳母的伤痛,王晶经常督促妻多回娘家看看。今年的6月5日适逢周六,妻子带儿子回娘家。受街道指派,正在烟台参加中日韩食品博览会的王晶,想晚上直接住到岳父家,这样既可探望老人,又省下住宿费,在电话请示领导后,晚上就去了岳父家,第二天早上,便在水库边发生了英雄舍命救人的一幕。消息在王家村传开后,乡亲们都非常惋惜,十岁的落水儿童金鹏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在外打工,得知救人的义举后,小金鹏的父亲金祥志在王晶遗体前长跪谢恩,并留下感谢信表达敬意。

在亲友们的眼里,王晶对父母孝敬、对妻儿爱护,对朋友更是讲情重义,是一个诚恳待人,可以患难与共的知己。同学郑立新说,王晶是一个真心为朋友着想的人,遇到难题可以寻他帮助,遇到喜事可以和他分享,心情烦闷时可以向他倾诉,虽然现场并不会立该解决问题,但王晶他会把朋友们纷繁复杂的事情记在心里,一点点地帮你出主题,去烦恼,让你冷静心情,时时刻刻用他兄弟般情谊温暖朋友的心。王晶去世的消息传开后,遍布各地朋友、同学不约而同地汇聚到网络上,大家追记往事,表达哀思,赞美英雄,共同为王晶英勇救人的义举高喝彩。在他们带动下,与龙口市相关的各大论坛都掀起一股王晶热,一些论坛的跟帖达到上百条。网友们用诗文,悼词,追记等不同形式悼念英雄王晶,为他送行。

王晶同志舍己救人的行为得到了龙口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东莱街道主要领导受托亲自带队到牟平区运送灵柩。并把有病在身的王晶父亲安排住进医院,指派专人照顾王晶一家老小。王晶救人的事迹在龙口市传出后,广大市民都为英雄事迹感动,出殡当天有几百名群众自发为他送行,大家或送花圈,或持菊花致哀,或到灵堂鞠躬致敬,共同表达对英雄的敬意。追悼会上,东莱街道向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向王晶同志学习的号召,要求学习王晶同志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好学上进、奋发拼搏的优秀品质。2010年12月24日,王晶同志被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