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一腔热血写春秋——记齐河县县长李聚五烈士

更新时间:2022-05-12 11:33:10点击:

一腔热血写春秋

——记齐河县县长李聚五烈士

齐河县民政局

在齐河县广大人民群众中,一提起老县长李聚五同志,老幼妇孺,人人皆知。他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抗日战争一开始,就走上了民族解放的战场,在党的领导下,为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革命新政权,经历了千难万险。在解放战争初期,他站在斗争最前线,加强民兵建设,壮大地方武装,打退了敌人的猖狂进攻,巩固了根据地,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十年如一日,和群众同命运、共呼吸,把革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他矢志学习邹韬奋,死了也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光荣的业绩是和齐河县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虽然牺牲三十多年了,但他的英雄业绩,至今还在广泛地传颂着,他的光辉形象,还栩栩如生地活在人民心中。

仇恨入心要发芽

李聚五原名李建奎,一九〇三年生于山东省博山西石门村。父母看他比较聪慧,省吃俭用一心一意供他上学。

一九一一年他在本村上私塾,后转入博山第五高小读书。他学习用功,从不无故旷课。平时很喜爱英雄故事,有些老年人常凑在一起,啦太平天国怎样起义,岳飞如何抗金兵,他蹲在一旁认真地听,回到学校就兴致勃勃地讲给同学们听。

一九二一年夏,李聚五在济南省立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由于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推动,济南各学校的进步师生纷纷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运动。年轻的李聚五,也果断地投入了革命的洪流,和同学们一起,上街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盘查日货,表现非常积极,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一九二六年三月五日,李聚五家突然接到土匪刘桂棠(外号刘黑七)的“派兵帖子”,说什么人若不到,罚款巨额。其父不忍心让孩子下火坑,但又舍不得倾家荡产,就没有照办。不料,一伙匪徒在夜间闯进他家抓人,一家人顽强抵抗,结果父亲和三哥被当场打死。李聚五愤懑填胸,他仇恨土匪,仇恨官府,仇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他立志寻找出路,要报仇,要雪恨……

抗日救国志不移

一九二九年,李聚五先后在青岛海滨女中、平度中学、济南二中以及临邑、惠民、齐河师范任国文教员、训育主任、总务主任等职。他在平度中学时,曾参加国民党。不久,他看到国民党勾心斗角,祸国殃民,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中国不予抵抗,便公然声明与国民党脱离关系。

李聚五在教学期间,由于经常对学生进行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向日本屈膝求和的教育,被学校当局视为“可疑分子”、“肇事祸首”,多次遭到排挤。他教书八年,竟被迫换了七个学校,特别是在临邑师范时,没待一个学期就被挤走了。

一九三五年底,李聚五对国民党腐败的教育事业,感到心灰意冷,决定放弃自己的职业,和亲属到齐河县福王庄买了八十亩土地,从事园艺事业。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进攻中国。爱国心切的李聚五变卖了家产作为活动经费,组织了六十余人、四十支枪的抗日武装力量,和卢志安带领的七十人合并,称为“抗日救国军”,卢志安任司令(后来投敌),李聚五任参谋长。这支队伍经常活动在齐河、济阳、临邑、禹城、平原、高唐一带。

一九三八年五月,部队驻在平原县范庄,被地方的反动杂牌军张扒皮(张栋臣)一个团包围,卢志安潜逃,部队被缴械,李聚五被俘。他耐心地对看押他的敌一大队队长邓协臣(过去是他的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获得释放。李聚五为了继续抗日,又投奔了国民党聊城专员范筑先,被任命为鲁西北抗日游击队十二支队参谋长,继续进行抗日斗争。

八月初,李聚五带领杨汉三等人到齐河县铁道北柳官屯一带收集枪支,扩充兵员。路过禹城县田庄时,和伪匪刘庆义部遭遇。经过激战,寡不敌众,李聚五等人被俘。这时,杨汉三叫他表弟唐尚文给当地有名望的人物、李聚五的好友、和刘庆义关系不错的贾文让送信,贾将李、杨等人保释。李聚五被保释后,不气馁,不弯腰,坚信抗战胜利一定属于人民。于是,他又积极联络,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扩充了一百多人的队伍,拉到了铁道南邵庄,和十二支队司令员傅亚平率领的抗日部队合编,在齐河、禹城、茌平三个县的边界进行抗日活动。

十一月,李聚五率部驻在邵庄,被伪县大队副大队长姜洪奎偷袭。激战一天,队伍被冲散,聚五同志负了伤。于是,他便决定再次回到铁道北重建队伍。不料,走到齐河县的南北庄子,又被伪匪张德新的部下逮捕。在贾文让的保释下李聚五又一次脱险了。

李聚五英勇善战,甘愿为民族牺牲的精神,使他的许多老友和学生无不为之敬佩,都称赞他是“铁头英雄”。也有些人说他这样活动太危险了,劝他“洗手不干算了”。但李聚五同志却斩钉截铁地说:“我为国为民族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这才算开了个头,受苦受难对我是个锻炼,就是遭到杀害,为国捐躯也决不后悔,为革命铺下一条血路,让成千上万的人们沿着血路向敌人冲锋,我当含笑于九泉!”这铮铮的话语,说得老友频频点头。

一九三八年底,形势急剧恶化。李聚五的部队经受了多次挫折。斗争的实践使他认识到:没有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在敌人活动十分猖獗的情况下,重建部队确有困难,就是把部队建起来也带不好,最后还要失败,不能实现歼灭日寇的愿望。于是,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前往乐陵县城,找到了共产党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抗日纵队司令肖华同志接见了他。不久,鲁北、阳信、商河、乐陵、宁津、津南六个支队相继建立,聚五同志被委任为鲁北支队参谋主任。在党的领导下,他在政治、军事各方面进步很快。因为他熟悉齐河的情况,一九四一年组织上派他任齐河县县长兼县大队大队长。

狠抓练兵保家乡

当时的齐河县,是齐(河)、临(邑)、济(阳)三边地区,人口三十万,北靠徒骇河,南靠津浦铁路,地处济南市近郊,是日伪军控制的重点。因此,县大队必须随时准备打仗。可是,县大队的战士都是来自各区武工队和各村的基干民兵,未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缺乏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为了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适应打仗的需要,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李聚五和县大队的领导人一起拟定训练计划,并亲自组织训练。经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严格训练,干部战士大大提高了战斗本领。一次,县大队一部,在夜间插入敌人驻地大弗庄,神出鬼没地接近了敌人据点,敌哨兵还未来得及叫喊,就被我军干掉了。这次战斗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把敌人一个小队四十八人全部解决,缴获步枪五十余支。

李聚五和县大队的领导同志每次战斗后,都能抓紧时间总结经验教训。在讲军事课时,也能紧密联系战斗实际,进行讲解,不断地提高全体指战员的战斗素质。

李聚五等领导同志,还常常给民兵干部上课,特别是在敌人“扫荡”前后,对民兵的教育抓得更紧。他们结合实战,从鼓舞出发,教育大家。一天拂晓,蒋匪军包围了堂家村。我民兵齐心奋战,勇敢机智地保卫村庄。敌人一再组织冲锋,均未得逞。激战持续两个小时,敌人被阻于村外,不敢再进攻,只得拖着数具尸体狼狈撤兵。战斗结束后,齐河县人民政府立即派人到该村慰问,并奖给民兵手榴弹一千枚,子弹两千发。李县长经常拿这个战斗事例向民兵进行教育,极大地鼓舞了民兵的斗志。

齐河县的广大民兵,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大队的具体指挥下,在多次的战斗中,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民兵们也在频繁的战斗中,不断地提高了战斗本领。

县长、人民心连心

李聚五同志身为县长,又兼任县大队的大队长,从来不摆官架子。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不论是县政府的工作人员,还是县大队的干部战士,心里有话都愿意找他谈。他对大家思想上或工作上的问题,该帮助的帮助,该解决的解决。大家感到在他的领导下工作,精神愉快,浑身是劲。

李县长非常关心人民的疾苦,时刻注意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每到一个村庄,就找村干部、烈军属了解人民的疾苦和要求,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有一次,县大队刚到冯家井子,他得知有一户贫苦农民,因吃野菜中毒,全家五口人性命难保,他立即带领医生去抢救,使其脱险,全家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处处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不管走到哪里,一有空就找老乡们谈收成,啦家常,真是亲密无间,人们都把他当做“贴心人”。每到收获季节,他总是带领县机关干部和县大队的战士,一齐帮助群众抢收庄稼。他一马当先,干得满头大汗。群众高兴地说:“县长打仗勇敢,干活也是个好劳力。”

李县长工作刻苦,生活俭朴,当地干部、群众是都知道的。他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勤勤恳恳,工作起来经常废寝忘食,当天能办完的事情不拖到明天。夜行军之前,他总是根据部队的思想情况进行动员教育。部队到达新的驻地,他就组织干部部署设防,安排好住宿后,他又马上找村长、地下工作人员了解敌情和当地工作情况,研究如何工作,如何打仗。他经常工作到深夜才休息。在每次大的战斗中,为了配合好军区部队作战,按照集体研究的意见,他自告奋勇,争挑重担,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他在吃、穿、住等方面,也是处处给大家做出好样子。抗战初期,县大队很少起火做饭,多是从群众家里敛饭。饭有好有孬,每次吃饭他首先拣孬的吃,把好的让给同志们吃。他还指着笸箩底下的干粮末末说:“这是群众的血汗呵,粒粒皆辛苦嘛!”他边说边收起来吃掉。在他的影响下,战士们在开饭时都很注意,对好一点的饭都是让着吃,不浪费一口干粮。

行军宿营,李县长总是把好房子让给其他领导同志,被子不足时,他就把骑驴用的褥套一铺,倒下就睡。他的装束和当地老百姓一样,冬天,头戴毡帽头,身穿旧棉袄。夏天,头戴草帽,身穿粗布对襟褂子。他的衣服鞋袜破了也舍不得扔掉,总是补了再穿,穿破了再补。他的衬衣破的不能洗了,有人撕了当擦枪布,他着急地说:“这衬衣还能将就穿两个月,撕了多可惜!”他的棉袄破的不能穿了,管后勤的同志拿着新棉袄让他换下来,他坚持不换,并说:“你要把精力放在关心战士身上。”

由于他的言传身教,县大队和县政府的各项开支都从严掌握,处处俭省,不乱花一个铜板,尽量减轻群众的负担。他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深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三打七旅威名扬

“七七”事变前,齐河县东北部有个杂牌军土匪头目赵福亭,日寇侵入山东后投降了日本,任伪山东保安第七旅旅长。他率伪军近两千人,盘踞在孙耿一带为非作歹,横行无忌,凭仗着人多势众,企图收编全县土顽,组成反共反人民的统一体,为日寇效劳。广大人民群众恨之入骨。

一九四二年一月底,为了歼灭这股伪匪,县大队的领导首先通过在敌人内部建立的内线关系,搞清了敌人内部的武器装备和设防部署,而后由李聚五同志率县大队和基干民兵,紧密配合冀鲁边军区第二军分区能打硬仗的第三营,向赵匪所属部队的驻地——前后张庄迂回前进。在腊月三十日晚上,敌人正在猜拳行令,纵情玩乐,突然被我军四面包围.战斗一打响,敌人晕头转向,措手不及,乱了阵脚。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打死打伤敌人一百五十多名,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和面粉,还击毙匪特务营长赵普轩(匪首赵福亭之弟、外号四阎王)。当敌人集结力量反扑时,我军早已胜利转移。这是一次机动灵活、以少胜多的漂亮仗。

自命不凡的赵福亭,一向没把李聚五放在眼里。这次他打了败仗,吃了苦头,像野兽一样吼叫着:“我要在三个月内打垮李聚五的县政府,吃掉他的县大队……”

敌人反扑,早在所料。李聚五同志根据县委的决定,率县大队巧妙地和敌人转圈子,使敌人疲于奔命,到处扑空。聚五同志派出的小分队,常在夜间摸敌人的岗哨,袭击敌人的小股力量,搞得敌人狼狈不堪。

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九日,我军袭击大代庄,围歼赵福亭。冀鲁边军区第二军分区主力部队十七团从正面攻击。县委责成李聚五同志率县大队和各区武工队,并调集一千多名基干民兵,从两侧迂回包围。晚九点战斗开始,经过一夜激战,打死打伤敌人数百名,俘虏二百余名,缴获长短枪七百余支,战马四十多匹。战斗到拂晓时,伪匪旅长赵福亭企图突围逃跑,但其旅部早被我军包围得水泄不通。赵匪刚从屋里钻出来,就被我军班长张风来(从赵部反正的士兵)认出来了,他大声呼喊:“大胖子是赵福亭,干掉他!”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一刺刀捅在赵匪肚子上,报销了这个大汉奸。广大群众喜笑颜开,拍手称快。人们纷纷议论:“李县长带的‘土八路’,使的土枪土炮,配合军分区,打败了洋枪洋炮的赵福亭,真不简单。”

赵匪福亭的二弟赵仁斋,是伪七旅政治部主任,在大代庄战斗中侥幸漏网,逃之夭夭。他为死了的旅长哥哥和营长弟弟报仇,便伙同肖成五,到日本鬼子面前苦苦哀求发给他枪支、弹药,在东孙耿(现属济阳县)安上了据点,建立了“皇协军司令部”,时间不久,就发展到二百多人口

一九四二年七月下旬,为了拔掉伪七旅残留的这条毒根,县委决定,由李聚五同志带领县大队五百余人,利用青纱帐做掩护,攻打孙耿伪军据点。经过一个晚上的激烈战斗,歼敌一百二十余人,俘虏六十余人。从此,赵福亭兄弟三人苦心经营的伪七旅彻底覆灭。这对扩大齐河东部根据地,建立革命新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李县长带领地方部队三打伪七旅的胜利消息,在全县人民中广为流传。

重创伪匪张德新

张德新原是个大土匪头子,靠抢劫拉起了民团,自称“团长”,盘踞在齐河县的晏城一带。一九四〇年投降日寇,当了汉奸,并办起了兵工厂。他先后在刘安庄、宣章屯、大黄庄、张保屯、刘善庄、大费庄、小王庄等地建立了十几处据点。他们欺压百姓,烧杀抢掠,血债累累,人民恨之入骨。

一九四三年三月,上级指示县大队和广大民兵要狠狠打击张德新。李聚五同志组织全体干部,具体讨论了上级的指示,最后决定:一面发动人民群众向伪军家属开展政治宣传工作,摸清情况,区别对待,瓦解敌军;一面组织各区武工队和各村基干民兵,展开“纠缠”战术。经过政治宣传,许多伪军家属规劝他们的子弟、丈夫不要与人民为敌,不少伪军主动给我们通风报信,有的弃暗投明,携枪投入我军;有的在与我作战时对空放枪,丢下枪支弹药就跑。在伪军中的我内线关系,对敌人的军事实力、兵力部署和活动情况,都能及时掌握。由于掌握了敌情,我县大队、区武工队和村基干民兵,组成小分队或战斗小组,在敌人据点周围和他们要走的道路上埋设地雷,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敌人在据点固守,我军就在夜间摸岗哨,投手榴弹,进行骚扰。敌人派大队出击时,我军就转移隐蔽。敌人零星出动时,就伏击歼灭之。搞得各据点的伪军惶惶不安,陷于一片混乱,匪首张德新束手无策。

一九四四年九月,李聚五同志带领地方部队接连攻克了大黄庄、张保屯、小王庄、宣章屯四个据点。小王庄一战,击毙了伪大队长孙寨君,全歼敌军一百三十余人,缴获了七挺轻重机枪,六门小炮,一百多支步枪。

一九四五年三月,李聚五奉命率县大队、各区武工队和各村基于民兵两千多人,紧密配合渤海军区一个团,包围了张德新在铁道北的所有据点,敌人望风披靡,有的据点敌人一枪不发就狼狈逃窜,有的一战即溃,全部覆灭。这次反击,共歼灭了敌人一千一百余人,把张德新的老本吃掉了一半多。张德新被迫把剩余的兵力集中到刘安庄看家护院,暂时保全了他那条狗命。

全歼惯匪聂胡子

聂胡子,本名聂宜曾,行伍出身,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桑梓店一带拉起了民团,自封“团长”。日寇进入山东,他变成了伪匪,以后又变成了蒋匪。他反共反人民,罪大恶极,还学着蒋介石的腔调叫喊什么:对共产党员,宁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在桑梓店一带大搞白色恐怖,制造无人区;疯狂地袭击我军政人员,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外地的过路行人,也随意逮捕杀害。聂胡子罪孽深重,民怨沸腾,人民纷纷要求除掉这一祸害。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初,为了消灭聂胡子,县大队领导同志首先摸清了敌人内部的情况,然后派人从老聂庄的大湾底,朝着聂匪的据点,挖了一条一米多宽、一里多长的地道,在敌据点底下放上了炸药。李聚五同志对县大队、武工队、基干民兵作了战斗动员:“聂胡子是个反动透顶的坏家伙,他杀害了我们无数的父老兄弟,凌辱了我们无数的姐妹,抢走了我们无数的财物,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坚决消灭聂胡子,为人民报仇!”同志们的喊声惊天动地。

太阳西下,夜幕笼罩着大地,李聚五同志带领部队,紧密配合渤海军区十一团作战。他亲自带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走在最前面,跑到地道里,仔细地检查了炸药和引芯的连接情况。

拂晓之前,炸药点燃了,“轰隆”一声巨响,聂胡子据点的西北角天塌地陷,六十多名伪军上了“西天”。这时,我军从四面八方冲上去,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把敌人杀得鬼哭狼嚎,乱作一团。小胡子聂宜庆见势不妙,带领七十多人仓皇逃跑。老胡子聂宜曾刮掉了真胡子,进行化装,企图逃跑,被我军当场击毙。战斗结束后,当地民兵从敌人的尸体中找到了他的尸首,立即吊在据点训话台的旗杆上示众。消灭了聂胡子,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各村送来了整猪整羊,慰劳部队,军民同庆胜利。

洒尽热血为人民

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进攻我解放区,李聚五同志站在斗争最前线,领导全县人民和地方武装进行自卫反击。他曾对其儿女说:“抗战八年,我一天没落后,天天跟随部队生活,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和鬼子、汉奸、土匪打了多少次仗,党的教育培养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我愿效仿邹韬奋,为人民革命事业贡献一切。以前,我们打日本鬼子保护了群众利益。现在

国民党反动派又来侵犯,一定要和他们血战到底。我即使牺牲了,也是值得的……”他那高尚的革命情操,陶冶着他的子女和同志们。

四月二十四日下午三时,国民党三十六师二〇八团,向齐河县大队发起进攻。我军奋勇抗敌,激战到黄昏,蒋匪军被我击退。

次日,敌人从济南用火车增兵六百余人,上午十时,配合桑梓店敌军三百余人卷土重来,向我县大队猛烈攻击。我军冒雨反击,激战四小时,打退国民党匪兵数次冲锋。但不幸的是,李聚五同志在战斗中肺部中弹,光荣牺牲,时年四十三岁。

齐河县广大人民闻此噩耗,悲痛万分,对国民党的无耻罪行表示极大的愤慨,千万颗仇恨的心结成铁的长城,纷纷表示要向反动派讨还血债,为烈士报仇。

四月三十日,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县大队全体指战员、各区群众代表共万余人,在张保屯隆重集会,痛悼李聚五同志。灵棚里布满了各机关敬献的挽联、花圈,街道上贴满了悼念的标语。黄河在呜咽,人民在抽泣。在悲痛肃穆的追悼大会上,县委主要领导人讲了话,并宣读了渤海行署负责人李人凤同志的书面悼词。他在悼词中沉痛地说:“李聚五县长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人民。早在抗日战争初期,他就做部队工作,无论军事、政治都能虚心学习,进步颇快。在任齐河县长期间,掌握武装,领导群众进行了无数次战斗。他的民主思想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非常坚强。因之,齐河县的政权工作有了飞速进步。李县长抗战八年,未死于日寇的铁蹄之下,竟死于国民党反动派之手,能不令人愤慨而痛悼!今天,他离开了我们,我们要把悲痛化为力量,继承先烈未竟的革命事业,学习李县长对人民革命事业的坚定忠贞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希望全体军民要以李县长为榜样,以战斗的胜利来纪念我们的革命先烈……”

会场内外悲愤交集,齐声高喊:“向反动派讨还血债,替死难者报仇!”“李聚五县长精神长在,虽死犹荣,万古流芳!”这巨大的呼声响彻齐河大地,飞向鲁北平原。

渤海军区党委,为悼念李聚五同志为革命、为人民解放奋斗到底的精神,根据他生前的多次入党要求,追认李聚五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以慰英灵。

李聚五同志永垂不朽!